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张善喜作题为《刚柔相济:制度化管理育人与人性化管理育人的同频共振》的学术讲座
2025年11月25日 17:08   来源:  点击:[

11月24日晚,学院副院长张善喜教授在莲湖校区东区A318教室作题为《刚柔相济:制度化管理育人与人性化管理育人的同频共振》的学术讲座。学工办主任邓超及2025级15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

本次讲座以“破解学生管理实践偏差,实现刚柔协同育人”为核心导向,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分析、制度解读等形式,系统解构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的育人机理,并明确二者同频共振的实践路径,为在场师生提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管理育人思路。

讲座伊始,张善喜老师直击一些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得太严”与“管得太松”两种倾向:管得太严易忽视学生主体需求,引发抵触情绪;管得太松则弱化制度边界,导致管理秩序失范。两种倾向均偏离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由此他指出,从育人的角度看,学校既需要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也需要柔性的人性化管理,并恰当处理二者关系,形成育人合力。

随后,他结合大量案例分别解读了制度化管理育人机理和人性化管理育人机理。制度化管理育人机理揭示出:由于制度化管理承载育人元素,具有确定性、公正性和刚性约束力,因而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其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人性化管理育人机理揭示出:由于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文关怀,根据需求进行激励,因而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他联系实际提出“制度化管理育人与人性化管理育人同频共振”的实践路径:两种管理育人手段分工协作;制度化管理中嵌入人性温度;人性化管理中坚守制度底线化中坚守制度底线。

本次讲座深挖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新路径,厘清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边界与协同方向,提供了刚柔相济、协同育人的实践方法论。讲座既有助于学生增强规则认同感和明晰自身主体性,也有助于学工人员破解管理偏差、提升育人精准度,构建兼具原则与温度的管理育人生态。

(撰稿:黄鲜  初审:张魏霞  复审:张善喜  终核:何霖)


上一篇:以赛促教强本领,青春讲台绽芳华——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下一篇:我院学子在第十三届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中斩获二等奖